close

友陶二三事

 

 

◆「今天我們來做什麼?」

 

  

當你走進友陶,老師的問候語就是:「今天我們來做什麼?」

 

然後老師會請你坐下來,畫出你想做的東西,一起研究你所帶的參考圖樣資料。

 

短短一句話,卻蘊含了友陶工作室最重要的精神:老師不設限學生創作的題材、架構,學生可以“做自己想做的東西”。老師從旁根據你想創作的主題,建議材料、工具、製作技法, “在做中學”並完成一個個創作夢想。

 

 

 

少了初學者按部就班的題材限制,多了老師輔助你完成創作的熱忱,「友陶」是一個能讓創意自由飛翔的地方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◆「你的作品是你喜歡的樣子嗎?」

 

 

每當學生有作品燒製完成,老師並不會說「喔~你這個作品造型太複雜了吧~」「你的釉藥上得不好」「你的杯子做得歪歪的」這些主觀判斷的話。

 

 

因為創作者是自己作品最重要的裁判,只要作品呈現出來是創作者滿意的結果,那就是成功的作品。所以老師總會先問「你的作品是你喜歡的樣子嗎?」,然後再來做指導講評,充分尊重學生對自己作品的主導權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◆「陶是要拿來用的!」

 

 

雖然老師充分尊重學生創作自由,在作品的完成度上,老師的要求非常嚴謹。他常說「陶是要拿來用的!」所以,粗糙的表面、太厚、太重、厚薄不均、重心不穩等瑕疵是不能出現在我們的作品上的(純觀賞的創作作品除外)

 

 

在老師的嚴格要求下,學生的製作技巧也不知不覺獲得長足的提升。

 

 

  

 

「我們是跟侯老師才學會拉坯的!」

 

  

過去在陶林,有許多「半調子」從別處轉來的學生,總是沒辦法學好拉坯, 老師細心指導並勸他們花個半年耐心練習,後來這些同學逢人就說「我們是跟侯老師才學會拉坯的!」

 

 

 

◆「那些挑燈夜戰的日子

 

  

只要是藝術創作,都有靈感一來廢寢忘食、或在限定時間內必須完成作品的時候。陶藝也不例外,雖然說陶藝教室有規定的上課時間,但每位學生都有過一兩次挑燈夜戰完成作品的經驗,這時陪在我們身邊的,就是侯老師。多少人精彩的作品源自於這樣的強烈創作熱忱,而我們也不會忘記老師犧牲自己的時間,陪伴我們完成作品的革命情感。

 

 

  

 

「有陶藝,有朋友」

 

  

在友陶常常會出現老師的私房好茶咖啡、學員的手工餅乾、有人去玩帶回來的地方名產、老師學員的親戚朋友、陶林的老同學等原本不屬於教室的奇妙組合。與其說友陶是一個陶藝教室,還不如說它是一個愛陶的人組成的家庭。在這裡不只有陶藝,更有因陶相識的好友,以及彼此對生活的分享。

 


陶藝; 陶藝教室; 台北陶藝; 玩陶; 捏陶; 陶林 友陶陶藝教室Facebook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友陶陶藝工作室 的頭像
    友陶陶藝工作室

    在台北玩陶~友陶陶藝教室!

    友陶陶藝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